2020 年下半年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笔试科目终极预测押题(上)

 教师资格证专区     |      2020-10-28 16:55
2020 年下半年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笔试科目终极预测押题
教师资格证
一、单选题——(共 60 小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是( B )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A.0~3 岁B.0~6 岁
C.0~12 岁D.0~18 岁
【解析】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0~6 岁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2.幼儿的认识活动主要以(C )为特点。
A.具体性和逻辑性B.抽象性和逻辑性
C.具体性和形象性D.抽象性和形象性
【解析】幼儿认识活动表现为具体性和形象性,具体表现在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和表象。
3.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体现了幼儿心理发展具有的特征是(B )。A.稳定性B.阶段性
C.连续性D.顺序性
【解析】儿童心理的发展与其年龄的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使都是在幼儿时期, 其心理活动的水平也各不相同,这显示出了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征。
4.一个小女孩看到“夏景”说:“小姐姐坐在河边,天热,她想洗澡,她还想洗脸,因为脸上淌汗。”这个小女孩的想象是(A)。
A.经验性想象B.情境性想象
C.愿望性想象D.拟人化想象
【解析】这是小女孩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想象的,属于经验性想象。
5.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2~7 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C )。A.感知运动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解析】前运算阶段是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皮亚杰认为 2~7 岁儿童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故选 C。
6..《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 重在激发幼儿的( C )。
A.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B.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C.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
D.参加游戏和其他各种活动,体验和同伴共处的乐趣
【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
7.下列关于幼儿的听觉偏好趋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就人声和物声而言,新生儿趋向物声
B.就母亲声音和陌生人声音而言,新生儿趋向新鲜的陌生人声音C.新生儿爱听节奏快的乐曲
D.新生儿爱听柔和的声音
【解析】新生儿对听觉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偏好,趋向于人声;对母亲的声音和陌生人的声音而言,更趋向于母亲的声音;喜欢柔和安定的声音,故选 D。
8.以下不属于导致儿童发育迟缓的因素的是(C)。A.不良饮食习惯或饮食不均衡导致的营养不足
B.全身疾病引起的矮小C.朋友少
D.精神因素
【解析】发育迟缓是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速度放慢或顺序异常等现象。影响儿童生长发育速度,导致发育迟缓的因素有很多:①不良饮食习惯或饮食不均衡导致的营养不足;②全身疾病引起的矮小;③家族性矮小和体质性生长发育迟缓;
④精神因素;⑤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⑥甲低、垂体性侏儒、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小于胎龄儿、特发性矮小等。
9.幼儿园的一位小朋友在任何状态下都一言不发,对他人普遍缺乏情感反应,胆小,焦虑,言语发育迟缓,经常做刻板、重复的动作,这是(A )。
A.缄默症B.自闭症
C.恐惧症D.焦虑症
【解析】儿童缄默症可分全缄默和场面缄默两种:全缄默患儿在任何状态下都一言不发,对他人普遍缺乏情感反应,胆小,焦虑,言语发育迟缓,经常做刻板、重复的动作;场面缄默则是儿童在特定的场面或人物面前出现无言症状。
10.四角向中心折及变化是(B )的折纸教育活动内容。A.学前班B.幼儿园大班
C.幼儿园中班D.幼儿园小班
【解析】幼儿园各年龄班折纸教育活动的内容不相同,四角向中心折及变化是幼儿园大班折纸教育的内容。
11.游戏是成人在儿童自发游戏的基础上,为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大都由教师组织儿童进行,有时也可以由儿童组织进行。这种游戏被称为( A )。
A、有规则游戏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D、表演游戏
【解析】:有规则游戏:是一种由两人以上参加的、按一定规则从事的游戏。规则可以是成人事先制定的,也可以是按照故事情节要求来的,还可以是儿童按他们假设的情节自己规定的。
12.在幼儿进餐活动中,教师的下列做法恰当的是(B) A、利用幼儿进餐时间批评、训斥幼儿
B、结合餐点,向幼儿介绍一些粗浅的营养知识C、用比赛的方式让幼儿快速进餐
D、变相体罚没有吃完食物的幼儿
【解析】:利用幼儿进餐时间批评、训斥幼儿,用比赛的方式让幼儿快速进餐以及变相体罚没有吃完食物的幼儿的这种做法都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13.下列关于幼儿睡眠的说法正确的是(D)
A、3 至 6 岁的儿童白天睡眠时间平均 3 小时较为合理B、幼儿教师在睡觉前可以给儿童讲引起悬念的故事
C、有些幼儿喜欢趴着睡觉,教师不能干预幼儿睡觉姿势的喜好D、睡眠时生长素的分泌有助于幼儿大脑皮层的发育
解析:托幼机构和家庭要引导幼儿在睡眠时不趴卧、不跪卧、不蒙头,这样才能保证幼儿的安全和身体健康。3 至 6 岁儿童白天睡眠时间平均 2 至 2. 5 小时较为合理。幼儿教师在睡觉前给儿童讲引起悬念的故事,会引起儿童的好奇心而不能帮助幼儿入睡。
14.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C ) A、实验法
B、谈话法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解析:(1)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过程中的 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 展规律和特征的方法。观察法是研究幼儿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
(2)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改变和控制幼儿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其心 理活动有规律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
(3)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谈话法是通过和幼儿交谈,以研究他 们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方法。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幼儿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幼儿 心理的方法。
(4)调查访问法:调查访问法是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表现。
15.表现出“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特征的气质类型是(A)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解析:
胆汁质的特点“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好冲动、但暴躁易怒、脾气急、热情忽高忽低;张飞
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粗枝大叶、注意力不集中;孙悟空粘液质:安静话少、心细内向、缺乏生气;牛顿
抑郁质:行为孤僻、内心敏感、多愁善感;林黛玉16.下列不符合幼儿动作发展规律的是(A)
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B、从边缘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D、从上部动作发展到下部动作
解析: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
(1)从整体到局部规律( 由整体到分化) (2)首尾规律(从上至下);
(3)近远规律(由近及远);
(4)大小规律(由粗到细,或者说由大到小)。
17.幼儿园应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 D ) A、4 小时
B、3 小时C、5 小时
D、3 小时半
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有明确规定,幼儿园应制订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正餐间隔为 3.5~4 小时。
18.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C ) 。A、社区
B、家庭
C、幼儿园
D、儿童游乐场所
解析: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主要是在幼儿园进行的,家庭的影响比较单一。19.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是(C )。
A.促进幼儿健康成长B.确保幼儿心理健康
C.全面促进幼儿和谐发展D.使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
解析: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二者必须协调发展。幼儿教育也必须保证幼儿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将全面促进幼儿和谐发展作为其中心任务。
20.以下哪部教育著作以“回归自然,发展天性”为主线索?(B) A、《教育漫话》
B、《爱弥儿》
C、《幼儿园的研究》D、《三字经》
解析:卢梭的著作《爱弥儿》,主要教育思想是“教育应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顺应儿童的天性”。
21、以下关于儿童眼睛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A、晶状体富有弹性
B、10 岁以前可以有生理性远视
C、治疗弱视的最好时机是在 10 岁以前D、斜视无法矫正
【解析】幼儿的眼睛的特点包括:①5 岁前可有生理性远视,这是由于幼儿眼球前后距离较短,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而随眼球发育,前进距离拉长,5 岁左右就可成为正常视力;②晶状体弹性好,调节范围广;③可能有倒视,视网膜的倒像要由大脑调节变为正视像,但大脑发育未完善,因此可能出现“倒视”。A 项中晶状体富有弹性是正确的,C 项中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机现在是尚无定论,D 项中斜视无法矫正是错误的,据统计,大约 40%~60%儿童因斜视、屈光参差治疗不及时而发展成弱视,是可以矫正的。
22、口吃是一种常见的(B)。A、生理疾病B、言语障碍
C、行为障碍D、精神障碍
【解析】口吃为常见的言语障碍。它的发生并非因发音器官或神经系统的缺陷, 而是与心理状态有关。表现为正常的语言节奏受阻,不自觉地重复某些字音或字句,发音延长或停顿,伴跺脚、摇头、挤眼、歪嘴等动作才能费力地将字讲出。23、在正常情况下,(A)最易造成“分离焦虑”。
A、小班幼儿入园初期B、幼儿园放假后
C、老生新学期开学D、每周一早上
【解析】分离焦虑是孩子离开母亲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小班幼儿入园初期最容易造成分离焦虑症。
24、家庭访问中的入园(所)后家访分为(B)。A、常规性家访和交流家访
B、常规性家访和重点家访C、普通家访和重点家访
D、交流家访和普通家访
【解析】家庭访问中的入园(所)后家访为常规性家访和重点家访。25、比较研究发现,学前幼儿写字训练最合理有效的方法是( A)。
A、在游戏和生活中训练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如穿珠子、使筷子、用剪刀等B、让幼儿先学习用毛笔写字,一段时间后再学习用硬笔写字
C、到大班时尽量让儿童多训练写字
D、坚持每天认、读、写 1~2 个简单的字,积少成多
【解析】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幼儿园对于儿童读写的要求比较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要求幼儿园在儿童前书写能力上下足工夫,不要求在学前阶段教孩子写字。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形式,运用多种材料如小班儿童穿珠,中班儿童学习使筷子, 大班儿童用剪刀等,使得这些儿童不论从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做好了书写前的准备工作,这样使儿童在上小学后很快就学会了写字。
26、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C)。A、购买大型玩具
B、安装塑胶地板
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
【解析】幼儿园环境创设主要是指教育者根据幼儿园教育的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并创设幼儿与环境积极相互作用活动情景,把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促进幼儿身心主动发展的过程,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环境。
27、如果确定幼儿的关节脱臼了,不可以采取以下哪项措施?( D) A、不要延误医疗时机,应当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B、不要移动关节
C、在患处放置冰块
D、自己帮孩子把关节复位
【解析】幼儿的关节韧带松,如用力过猛,则可能造成关节面脱离原来的位置, 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处理幼儿脱臼,尽可能保持原状,迅速送往医院,千万不可自己贸然帮孩子把关节复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8、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这是( B)对儿童的影响。A、物质环境
B、精神环境
C、艺术环境D、自然环境
【解析】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精神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29、教师自制一个测验一带孩子参观理发店,然后引导孩子描述观察到的事物, 根据幼儿的回答对幼儿的观察力作出评价的方式属于(B )。
A、标准测验法
B、教师自编测验C、观察法
D、谈话法
【解析】从题干“教师自制一个测验”可以得出幼儿教师采用的评价幼儿观察力的方式是教师自编测验,而不是教师直接使用已经编好的标准测验量表进行测验幼儿的发展,进而评价幼儿的发展。观察法评价幼儿的发展指的是教师观察幼儿的各种行为表现,评价幼儿发展,而不是幼儿作为观察主体。谈话法在本题中有涉及,但主要的评价方式是测验法。
30.下列哪一种活动重点不是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 C ) A.扣纽扣
B.使用剪刀C.双手接球D.系鞋带
【考点】《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解析】双手接球更多培养的是幼儿大肌肉动作,完成《指南》中“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的目标。
31.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卵双胞胎的智商测试分数很接近,这说明( C) A.遗传和后天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平行的
B.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较大C.遗传对智商的影响较大
D.遗传和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相对
【解析】遗传提供发展人类心理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题干中的双胞胎虽然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但是智商测试分数很接近,说明遗传对智商的影响较大。32.午餐时餐盘不小心掉到地上,看到这一幕的亮亮对老师说:“盘子受伤了, 它难过的哭了。”这说明亮亮的思维特点是(B )
A.自我中心B.泛灵论 C.不可逆 D.不守恒
【解析】自我中心性指的是幼儿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去解释认识世界,很难从别人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主要表现在:不可逆性、拟人性和经验性。其中,拟人性又称泛灵论,指幼儿往往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做人,他们把自己的经验和思想感情强加到小动物和小玩具身上,题干体现的是泛灵论。
33.初入幼儿园的幼儿常常有哭闹、不安等不愉快的情绪,说明这些幼儿表现出了 ( C )
A.回避型状态B.抗拒性格 C.分离焦虑 D.粘液质气质
【考点】婴幼儿情绪体验
【解析】分离焦虑是孩子离开母亲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最亲近的人从视线中消失了,孩子一下子就会不安起来,会用喊叫、哭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焦虑,呼唤亲人的出现,与题干表述相同。
34.桌面上一边摆了三块积木,另一边摆了四块积木,教师问:“一共有几块积木?”。从幼儿的下列表现来看,数学能力发展水平最高的是(D )
A.把前三块积木和后四块积木放在一起,然后一个一个点数
B.看了一眼三块积木,说出“3”,暂停一下,接着数“4,5,6,7” C.左手伸出三根手指,右手伸出四根手指,暂停一下,说出 7 块
D.幼儿先看了 3 块积木,后看了 4 块积木,暂停一下,说出 7 块
【解析】幼儿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从感知动作开始,幼儿计数,不但要用眼睛看, 而且还要动手去数,ABC 选项中都体现了幼儿动手数数的过程。只有 D 选项进入到了数的概念,拜托感知直接进行口头计算了,故 D 选项正确。
35.对幼儿学习品质的理解正确的是(A ) A.活动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倾向
B.活动过程中的学习速度C.活动过程中的知识积累D.活动过程中的道德品质
【考点】幼儿学习品质
【解析】《指南》中要求我们要注重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须的宝贵品质。
36.对杜威“教育即生长”的正确理解是( A) A.教育以儿童的本能和能力为依据
B.儿童的生长以教育目标为依据
C.教育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基础D.教育应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
【考点】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
【解析】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其本意并不是要把教育和生长混为一谈,实际上是揭示了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杜威认为,当时的学校无视儿童的天性,他提出“教育即生长”的根本目的在于,将儿童共被动的、压抑的状态中解放除开。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
37.如果母亲能一贯具有敏感、接纳、合作、易接近等特征,其婴儿容易形成的依恋类型是( B )
A.回避型依恋B.安全型依恋C.反抗型依恋D.紊乱型依恋
【考点】婴幼儿依恋关系
【解析】母亲具有接纳、合作、易接近的性格特征,其与婴幼儿能够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38.教师对幼儿说:“不转乱跑,不准插嘴,不准争吵.”这样的话语,所违背的教育原则是(A )
A.正面教育B.保教结合C.因材施教D.动静交替
【考点】教育原则
【解析】正面教育是教师告诉幼儿应该怎么样做,怎么做是正确的。材料中教师告诉幼儿不准这样做,不准那样做,违反的就是正面教育的教育原则。
39.当教师以“病人”身份进入小班“医院”时,有六位“小医生”同时上来询问病情,每个孩子都积极地为教师看病、打针,忙的不亦乐乎。结果教师一共被打了六针,对下班幼儿这种游戏行为最恰当的理解是( D )
A.过于重视教师的身份
B.角色游戏呈现合作游戏的特点C.在游戏角色的定位中出现混乱D.角色游戏呈现平行游戏的特点
【考点】平行游戏
【解析】题干中的幼儿都在玩相同或者相近的游戏材料,但是是自己一个人玩, 互相模仿,少有交谈,因此是帕顿所说的平行游戏。答案为 D。
40.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的实验是( C) A.陌生情境实验
B.点红实验C.延迟实验D.三山实验
【考点】延迟实验
【解析】延迟满足实验,又称棉花糖实验,是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的实验。三山实验是皮亚杰证明幼儿具有自我中心主义倾向的实验。点红实验是为了研究幼儿是否有自我意识。陌生情境实验通过测验来研究婴儿在这几种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出的探索行为、分离焦虑反应和依恋行为等。答案为 C。
41.小彤画了一个长了翅膀的妈妈,教师合理的应对方式是(C ) A.让小彤重新画,以使其作品更符合实际
B.画一个妈妈的开象,让小彤照着画
C.询问小彤长翅膀的妈妈的原因,接纳他的想法D.对小彤的作品不予评价
【考点】教育方法
【文字解析】教师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对待儿童的绘画作品,教师应该是欣赏、鼓励、接纳的眼光评价。因此,答案为 C。
42.对幼儿如厕教师最合理的做法是(A ) A.允许幼儿按需自由如厕
B.要求排队如厕
C.控制幼儿如厕次数
D.控制幼儿如厕的间隔时间
【考点】《幼儿园工作规程》
【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应当培养幼儿良好的大小便习惯,不得限制幼儿便溺的次数,时间等,可以允许幼儿按照需要自由如厕。
43.一般情况下,哪个年龄段的幼儿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关系的相对复杂的句子(D )
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
【考点】《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文字解析】《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语言领域倾听与表达中提出“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的目标,具体对大班幼儿提出了“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关系的相对复杂的句子”的要求,因此答案为 D。
44.婴幼儿的“认生”现象通常出现在( A ) A.4-6 个月
B.7-12 个月C.1-2 岁
D.2-3 岁
【考点】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
【解析】5-6 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也就是说,他对交往的人有所选择。这是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明显表现为感知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儿童情绪和人际发展上的重大变化,是出现对人的依恋态度。需要注意的是认生不一定“怯生”。
45.教师拟定教育活动目标时,以幼儿现有发展水平与可以达到水平之间的距离为依据,这种做法体现的是(A )
A.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B.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D.布鲁纳的发现教学论
【考点】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解析】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上述题干中老师在制定教育目标时将幼儿现有发展水平和可以达到水平之间的距离为依据正是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区理论思想的体现。
46.1 岁半的儿童想给妈妈吃饼干时,会说:“妈妈”“饼”“吃”并把饼干递过去,这表明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 A )
A.电报句B.完整句C.单词句D.简单句
【考点】儿童语言发展特点
【解析】双词句阶段(1.5~2 岁)的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开始说由双词或三词组合在一起的句子。儿童有时在双词句中省略了如助词、介词等功能词,就像我们发电报时用的语言,目此,这种句子也被称为“电报句”。
47.为了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能一物多玩,最适宜的方法是( B) A.教师集体示范
B.幼儿自主探索C.教师分组讲解D.教师逐一训练
【考点】《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探索活动
【文字解析】“一物多玩”属于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期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科学探索活动中适宜的做法是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而不是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48.下列关键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 B )
A.关键期的概念起源于对动物的研究
B.错过了发展的关键期,人类个体的相关机能便无法弥补
C.2 岁左右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D. 关键期主要集中在人类个体发展的早期阶段,为早期教育开展提出了依据
【解析】关键期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障碍就难以弥补。难以弥补并不是无法弥补,而是比较困难,B 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49.小青正在画“花朵”,听到妈妈说:“这像花朵吗?”她立刻说画的是太阳。这一现象表明小青( C )
A.想象夸张且与现实混淆B.想象零散无系统
C.想象主题不稳定 D.想象受兴趣的影响
【解析】在成人的指示下,3~4 岁幼儿有时也能在活动之前说出主题,但是后来的行动并不能实现他自己所说的主题。他的绘画主题多变化。题干描述的现象表明小青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50.上课时老师说:“看,小刚坐得多直!”顿时就有许多幼儿挺起腰来坐直,而不必逐个点名叫他们坐直。这体现了幼儿性格( D )的特点。
A.好奇心强B.易冲动 C.活泼好动D.爱模仿
【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幼儿爱模仿的性格特点。
51.教师将同样大小的 A、B 两个杯子装满水后,当着孩子的面将 B 杯的水倒入细高的 C 杯中,问孩子 A 杯的水和 C 杯的水是否一样多,孩子的回答是不一样多。这说明孩子的思维发展正处于( B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解析】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守恒”能力或没有形成“守恒”的概念,思维缺乏观念的传递性。儿童观察事物时往往只能注意表面的、显著的特征,倾向于注意事物的静止状态。
52.能正确辨别基本颜色,但还不能正确命名的年龄阶段是( D )
A.3 个月儿童
B.6 个月儿童
C.1 岁儿童
D.3 岁儿童
【解析】3 岁儿童能正确辨别基本颜色,但还不能正确命名颜色,命名颜色的能力要到儿童六七岁才掌握。
53.幼儿园的双重任务中的( D)是我国幼儿园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幼儿园的社会使命。
A.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B.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C.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D.保教结合
【解析】保教结合原则是我国幼儿教育中所特有的一条原则,可以说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
54.幼儿缺乏维生素 D 会导致( D) A.坏血症
B.脚气病C.夜盲症D.佝偻病
【解析】幼儿缺乏维生素 D 一般会导致佝偻病。坏血症、脚气病和夜盲症是幼儿缺乏维生素 C、维生素 B 和维生素 A 导致的病症。
55.陈鹤琴提出的“五指活动”指的是 ( A )
A.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B.语言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美术活动、音乐活动C.常识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D.体育活动、语言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
【解析】陈鹤琴先生认为“应当把幼稚园的课程打成一片,成为有系统的组织”。虽然他把课程内容划分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五项,但这五种活动是一个整体,如人的手指与手掌,手指只是手掌的一部分, 其骨肉相连,血脉相通,因此被称为“五指活动”。
56.当前世界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特征之一是规模的( B) A.多样性
B.扩大化C.现代化D.专门化
【解析】世界学前教育机构发展的特点:(1)学前教育机构规模的扩大化;(2) 学前教育机构的多样化;(3)师资质量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这是学前教育机构发展的重要标志;(4)学前教育的手段不断现代化。
57.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有关性别角色知识,其发生的年龄段是( B ) A.1~2 岁
B.2~3 岁
C.3~4 岁
D.4~5 岁
【解析】2~3 岁的幼儿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二是对他人性别的认识。
58.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C)。A.父母的惩罚
B.榜样C.挫折D.强化
【解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受到了挫折。
59.小班里有一个孩子哭,其他孩子也会莫名其妙地跟着哭,这体现了(D)。A.情绪情感的适应功能
B.情绪情感的动机功能C.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D.情绪情感的感染功能
【解析】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绪情感可以影响别人,使之产生同样的情绪情感,此种以情动情的现象,称为情绪情感的感染作用。在幼儿初期,这种感染现象表现得尤为明显。
60.( C )认为“儿童发展是一个顺序模式的过程,这个模式是由肌体成熟预先决定和表现的”。
A.弗洛伊德B.皮亚杰 C.格塞尔 D.华生
【解析】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发展理论简称为成熟论,其主要观点是:儿童发展是一个顺序模式的过程,这个模式是由肌体成熟预先决定和表现的。成熟是一个由遗传因素控制的有顺序的过程,是肌体固有的过程。
二、简答题——(24 个 )
模块一:学前儿童发展(5 个) 1.简述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培养。
【解析】
(1)合理的生活制度,丰富的生活内容,能让幼儿处于愉快的情绪之中;
(2)和谐的家庭生活,良好的情绪示范和教养态度对幼儿良好情绪的发展作用极大;
(3)教师利用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2.简述培养幼儿同伴交往的方法。
【解析】
(1)利用生活中的自然环境,帮助幼儿建立宽松和谐的与同伴交往的环境氛围; (2)开展各种活动,增加交往机会;
(3)教给幼儿必要的社会交往知识技能;
(4)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交往的兴趣,增加交往行为方式。3.简述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解析】
(1)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成人要有计划地带幼儿进行参观、旅游等活动,启发他们认识自然事物和各种动植物。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无论幼儿的想象有多么离奇,成人一定要保护幼儿想象的欲望,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3)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发展想象力的起点。(4)利用各种艺术形式激发幼儿的想象
(5)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想象
4.简述学前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
【解析】
(1)3 岁儿童仅能辨认上下方位;
(2)4 岁儿童开始辨认前后方位;
(3)5 岁儿童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认左右方位;
(4)6 岁儿童还只能达到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的水平,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认尚未发展完善。
5.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解析】
幼儿期的自我意识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5 岁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的发展三方面。其中尤以自我评价的发展最为显著。
幼儿初期,幼儿还不会真正自我评价。他们的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只能评价一些外部的行为表现。到了幼儿晚期,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 有时会对成人的评价持批判态度,还能够评价内心状态和道德品质,评价也比较细致全面。总体来说,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
模块二:学前教育原理(7 个) 1.简述福禄培尔的“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观。
【解析】
福禄培尔认为人具有天赋的力量,这种天赋力量就是人和宇宙万物普遍具有的“神的本原”的体现,教育的目的是认识潜在于人内部的“神的本原”。
他认为教育应该适应儿童的自然本性,儿童具有活动、认识、艺术和宗教四种本能,其中活动的本能随年龄增长发展为创造的本能,教育过程就是促进本能发展的过程,以实现儿童的天然禀赋。
2.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于健康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解析】
(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 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2)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3)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4)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5)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6)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7)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能力。
3.简述幼儿班级管理的方法。
【解析】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方法主要有;
(1)规则引导法。规则引导法是学前教育班级管理最常用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2)情感沟通法。情感沟通法是通过激发和利用教师与儿童之间或儿童与环境材料之间的积极情感,以促进儿童产生积极行为的方法。
(3)互动指导法。互动指导法就是通过促进儿童与同伴、儿童与教师、儿童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引导儿童主动、积极、有效地与人交往,实现教育目标的方法。
(4)榜样激励法。榜样激励法是指通过树立榜样并引导儿童学习榜样以规范幼儿的行为,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的方法。
(5)目标归纳法。目标归纳法指教师从儿童行为的预期结果出发,制定行为目标,引导儿童识别行为正误,规范儿童积极行为方式的一种管理方法。
4.简述幼儿园班级工作管理的环节。
【解析】
(1)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的制订; (2)幼儿园班级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3)幼儿园班级工作的检查与计划调整; (4)幼儿园班级工作的总结与评估。
5.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解析】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6.简述陶行知的主要幼儿教育思想。
【解析】
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指出,教与学都必须以“做” 为中心。
(1)普及幼儿教育,开拓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建立中国化和平民化的幼儿教育;
(2)重视培养儿童创造力;
(3)创立培养幼儿师资的好方法——艺友制。7.简述我国幼儿园工作应该坚持的原则。
【解析】
1.学前教育的一般原则:
(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2)发展适应性原则;
(3)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4)充分利用幼儿、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2.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
(1)保教合一的原则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3)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原则
(4)生活化和一日活动整体性的原则
相关推荐2020 年下半年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笔试科目终极预测押题(下)